制作选股指标是技术分析中提升投资决策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系统化的步骤与方法,结合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技巧:
确定分析维度
根据投资策略选择目标,如趋势预测(MACD金叉)、超跌修复(RSI低于20)、成交量异常(放量突破)或估值合理(市盈率低于20)等。
定义选股条件
例如:
趋势类:当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MA20)时买入,反之卖出;
动量类:12天RSI大于80且当日成交量显着放大;
基本面类:每股收益>2元且市盈率<20,行业排名前五。
数据来源
使用股票软件(如通达信、大智慧)内置的行情数据,包括收盘价(CLOSE)、成交量(VOL)、移动平均线(MA)、相对强弱指数(RSI)等。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确保数据质量。例如,排除停牌或熔断日的交易数据。
基础指标构建
以MACD为例,公式为:
$$MACD = EMA(CLOSE,12) - EMA(CLOSE,26)$$
其中EMA为指数移动平均,参数可根据需求调整。
组合指标设计
可将多个指标组合使用,如:
$$选股条件 = RSI(12,6) > 80 text{ 且 } VOL(1) > 2 times VOL(5)$$
该条件结合动量与成交量,提高筛选准确性。
历史回测
使用历史数据测试指标的有效性,计算胜率、准确率等指标。例如,若100次交易中满足条件80次,则胜率为80%。
参数调整
根据回测结果优化参数,如缩短RSI计算周期至9天以提高灵敏度,或延长MACD周期至50天过滤噪音。
股票软件操作
在通达信中,可通过“公式编辑器”自定义指标,或使用内置函数(如MA、RSI)快速构建。
动态选股策略
设置选股规则后,可实时筛选符合条件的股票,例如:
当收盘价突破5日均线且MACD金叉时买入,反之卖出;
超跌股筛选:当股价低于前一日收盘价的10%且成交量萎缩时买入。
避免单一指标依赖
技术指标需结合基本面分析,如公司财报、行业趋势等,以提高决策可靠性。
控制风险
优化后的指标仍需通过模拟交易验证,且应设置止损机制,避免过度依赖技术信号。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化地制作选股指标,并根据市场变化持续优化,从而提升投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