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企业的账务处理需根据投资性质和会计准则进行规范操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购入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股利)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差额)
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减值测试
若出现减值迹象: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成本法核算
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含已宣告股利: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应收股利)
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减值测试:
若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权益法核算
初始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被投资单位盈利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享份额)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宣告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年末调整:
根据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税务处理
投资收益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但符合条件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可享受免税政策;
股票交易佣金、印花税等费用可在税前扣除。
会计科目设置
交易性金融资产:用于核算短期交易性股票;
长期股权投资:用于核算长期持有股票或债权投资。
报表编制
每月末需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利润表,年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投资状况。
内部交易处理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股票交易需避免利润重复计算,需在合并报表中抵销;
金融工具分类 :需根据持有意图和合同条款判断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长期股权投资。
以上方法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核算模式,并遵循会计准则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