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基金根据组织形式、投资策略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有限合伙型并购基金
最主流形式,采用“LP(有限合伙人)+GP(普通合伙人)”结构。有限合伙人提供资金,普通合伙人负责投资运作和日常管理,通常由知名PE机构担任GP。国内95%以上的并购基金采用此形式。
公司制并购基金
以公司名义设立,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重缴税),管理权与出资权分离。适合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和长期稳定运营的基金。
契约型并购基金
通过签订基金合同设立,灵活性较高,但法律约束力相对较弱。适用于中小型基金或特殊投资场景。
控股型并购基金
通过控股或参股目标企业,获得控制权后实施重组、整合及运营优化,最终通过出售股权或资产实现收益。此类基金通常采用杠杆收购策略,投资周期较长。
参股型并购基金
不取得目标企业控制权,而是通过债权或股权融资协助其他主导方完成并购。参股型基金更注重协同效应,投资周期较短。
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
由PE机构与上市公司共同组建,围绕上市公司战略发展产业链,投资周期较短且退出渠道明确。
嵌入式并购基金
将资金或资产嵌入上市公司并购项目中,通过主业和利润改善实现资产增值,不成为控股股东。
PMA(A股并购基金)
专注于A股市场并购重组,运作机制与普通PE基金类似,但受限于资本市场规则。
募集对象 :包括政府引导基金、金融机构(如社保、银行保险)、企业闲置资金、战略投资者等。
特点 :
高门槛,仅限机构投资者;
非公开募集,通过私下协商完成资金交割。
以上分类综合了国内外并购基金的主要模式,实际运作中可能存在交叉类型。选择具体基金时需结合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及退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