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打水泥,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和混凝土的性能。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和标号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R。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高性能砼不得大于0.35。必要时应加入早强剂和防冻剂。
控制水灰比和用水量
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控制塌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拌制混凝土时,水灰比应控制在0.4至0.6之间。
加热原材料
混凝土的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混凝土的出罐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
搅拌和运输
搅拌前用热水冲洗搅拌机,将加热的水、骨料(砂、石料)、添加剂与水泥、粉煤灰按顺序投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保证先期投入的骨料和水搅拌均匀的混合物在与水泥接触时温度≤60℃。搅拌时间适当延长50%左右,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混凝土运输车每车混凝土打完后,要求驾驶员及时冲洗进料口及出料槽的残余混凝土,以免污染运输路面和冻结。运输过程中要覆盖保温防寒。
浇筑和振捣
混凝土运至施工单位浇筑地点后应尽快浇筑,宜在90min内卸料。采用翻斗车运输时,宜在60min内卸料。在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随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变化,及时与混凝土公司联系进行调整。
浇筑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确保均匀密实。
保温和养护
现场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膜和保温棉,保持混凝土水分不流失。达到初凝时间后,加盖保温棉,以保证混凝土可以达到要求强度。冬季混凝土养护应周期性洒水,保证混凝土垫层以及构件内水分不流失。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其他注意事项
水泥应存放在棚内,不得露天存放。在冬天施工时,还需要做好保温措施,可以使用加热设备或者覆盖绝热材料来保持水泥的温度,确保水泥的均匀性和凝固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冬季水泥施工的质量,防止混凝土受冻,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