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作水旱盆景的石材主要有以下几种:
龟纹石:
龟纹石属于硬质石料,表面有类似龟甲的自然纹理,色彩有灰黄、灰黑、淡红及白色等多种。它稍能吸水,并能局部生长苔藓,适合进行小范围的雕琢及打磨加工。龟纹石的形态与色泽古朴、自然,石感强,富有画意,是制作水旱盆景的常用石种。
英德石:
英德石质地坚硬,大多体态嶙峋,皴纹丰富而富有变化;少数形体较圆浑,皴纹亦较平淡。色彩多为灰黑色或浅灰色,偶间有白色石筋。英德石基本上不吸水,不宜雕琢,但石感很强,是中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也是制作水旱盆景的常用石种。
卵石:
卵石质地十分坚硬,大多为卵状,也有呈不规则形状,但均圆浑光滑,皴纹少且平淡。色彩有黑、白、灰、绿及浅褐等多种。卵石不吸水,不可雕琢,但石感特强,坚固耐久。在水旱盆景中,多选用形体有变化、皴纹较丰富的材料,切截其适合的部分,可以拼制成很为自然的坡岸。
宣石:
宣石也是一种常用的硬质石料,适用于水旱盆景的制作。它的质地、形状、纹理和色彩需统一,以保证整体的美观性。
石笋石:
石笋石属于硬质石料,常用于制作水旱盆景,具有独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
吸水石:
吸水石是一种质地较软的石头,表面不太光滑,颜色对比鲜明且有固态感。它适合用于制作水附石盆景,可以吸附水分,适合植物生长。
沙积石:
沙积石是一种松质石料,含有细孔,能透水。在制作水旱盆景时,需要进行防渗漏处理。
风凌石: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特有的奇石,具有独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适合用于制作盆景。
上水石:
上水石又称吸水石,具有强大的吸水性,能够在盆中蓄水后迅速吸收顶端水分,适合用于制作需要湿润环境的盆景。
千层石:
千层石属于海相沉积的结晶白云岩,石质坚硬致密,外表有薄风化层,纹理清晰,常用于制作具有层次感的水旱盆景。
在选择石材时,应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和风格来挑选合适的石种,注意质、形、纹、色的协调统一。例如,用于坡岸和水面的石头需要将底切平,使安置盆中时与盆面紧密相贴。另外,根据盆景的具体类型(如水附石盆景或旱附石盆景),选择适合的石材种类和处理方法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