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鱼塘过冬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前设置挡风保暖墙,搭建塑料大棚
在鱼塘北面用稻草混合泥土筑起2米高的挡风屏障,东西两面筑成南向倾斜的土墙成畚箕状,以降低北风袭击。
在阴雨天或晚间,可于棚底覆盖草帘、棉被等,晴天掀开以利用光照增温。水温过高时,可加强换水、通风等。
增加水位与保温措施
越冬塘应选择背风向阳、水位加注2米以上,确保鱼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避寒环境。
适当增加水位,正常水位不应低于1.5米,防止鱼类因水温突然骤降到5℃以下而引起冻伤或应激反应。
通过搭建防霜棚或防风棚等保温设施,以及采用专用恒温热泵将养殖水温控制在适合鱼类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内,一般应保持在16至20℃。
强化改底与水质管理
越冬前要对鱼塘进行强化改底,降解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等有机沉淀物,降低耗氧因子,清除氧债,帮助鱼类顺利过冬。
冬季鱼塘水质一般较为清瘦,建议每月换水两次,每次20-30%,保持水体肥度,提高溶氧量。
定期使用磷酸二氢钾加氨基酸肥来增加水体肥度,并在晴天午后开启增氧机,以提高溶氧量。
科学投喂与营养补充
冬季鱼类活动量和摄食量减少,但仍有一定的活动需求。因此,不要完全停食,而是要根据鱼的存塘量和水温的高低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水温在10℃以下时,可以根据情况每十天投喂2次;水温低于8℃或雨雪天气时,则不投喂。
保持水质稳定
重点关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不超标,建议多调水、改底,促进有机质分解,防止越冬期底部有机质残留过多,确保水质良好状态进入越冬期。
改善底质防病
经过前几个月的投喂,鱼塘底部会沉积一定量的残饵粪便,越冬前需进行底改。使用双改先锋等高效分解池底有机物,快速改善底质,避免产生过多有毒有害物质。
定期溶氧测定
在冰封期间,要定期破冰通气,为鱼类提供足够的氧气。通过定期检测溶氧量,确保水体中的溶氧量充足,避免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内服药饵,增强体质
抓住时机,伺机投喂,增强鱼类的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