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板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喷涂成型 :
方法描述 :将短切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体系同时喷涂在模具内,然后在常压下固化成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的一种成型工艺。
材料选择 :树脂主要为聚酯纤维,粗玻璃纤维纱芯材需要单独与层合板结合。
主要优点 :工艺历史悠久,低成本,可快速铺覆纤维和树脂,模具成本低廉。
主要缺点 :层合板易形成树脂富集区,重量偏高;只能使用短切纤维,严重限制了层合板的力学性能;树脂粘度需足够低,损失了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喷涂树脂中的高苯乙烯含量对操作人员有潜在危害。
典型应用 :简易围栏,低载荷结构板,如敞篷车车身、卡车整流罩、浴缸和小型船艇。
手糊成型 :
方法描述 :手动将树脂浸润纤维,纤维可以为机织、编织、缝合或粘结等增强方式,手糊成型通常用滚轮或刷子完成,然后用胶滚挤压树脂使之渗入纤维,层合板置于常压下固化。
特点 :制品成型比较简便,所需工序及设备较少。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技术) :
方法描述 :将液态树脂通过压力注入到预浸料或纤维增强材料中,然后在模具内固化成型。
优点 :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复合材料制品,树脂用量少,制品质量高。
真空袋压成型 :
方法描述 :将纤维增强材料置于模具中,用真空袋密封后,通过真空压力使树脂渗透到纤维中,然后在常压或加热条件下固化。
优点 :能够有效排除气泡,提高制品的密实度和力学性能。
热压罐成型技术 :
方法描述 :将预浸料或纤维增强材料置于热压罐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固化成型。
优点 :适用于制造高强度、高精度的复合材料制品。
拉挤成型工艺 :
方法描述 :将连续的纤维增强材料通过树脂槽浸渍树脂后,通过模具拉挤成型,然后固化。
优点 :生产效率高,制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制造长尺寸、大截面的复合材料构件。
连续缠绕制管工艺 :
方法描述 :将纤维增强材料连续缠绕在芯模上,通过树脂浸润和固化形成管状构件。
优点 :适用于制造大直径、高强度的复合材料管件。
编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
方法描述 :将纤维编织成所需形状,然后通过树脂浸润和固化形成复合材料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