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盘上绘画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形式:
一、釉上彩
釉上彩是一种在陶瓷器表面施釉后进行彩绘的工艺,属于陶瓷装饰的重要类别。其特点是通过含铅或无铅的釉料在高温下熔融后绘制图案,冷却后形成固定色彩的装饰层。釉上彩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盘上已有雏形,至北宋磁州窑、元青花、明末清初青花瓷等时期达到艺术高峰。
代表作品与流派
北宋磁州窑 :开创性地在瓷盘上绘制人物、鱼藻、花卉等图案;
元青花 :以蓝白为主色调,人物形象生动,山水纹样水墨晕染效果显著;
清末民初 :景德镇“珠山八友”等画家推动瓷板画发展,作品兼具工笔与写意结合的特点。
二、瓷盘画(瓷上画)
瓷盘画是以瓷盘为载体进行绘画的独立艺术形式,属于景德镇等窑口的特色工艺。它使用瓷用颜料在白胎瓷盘上绘制,经高温烧制后形成持久性画面,具有不褪色、耐潮湿的特点。瓷盘画形式多样,包括工笔肖像、山水、花鸟等题材,代表传承人为景德镇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邹武。
历史发展
北宋 :磁州窑出现瓷盘画雏形;
元明清 :景德镇窑的青花瓷盘画达到巅峰,融合水墨技法;
现代 :延续传统技法并创新形式,如瓷板肖像画。
总结
陶瓷盘上绘画主要指釉上彩和瓷盘画两类。釉上彩侧重装饰性,历史跨度大且技法多样;瓷盘画则更强调艺术表现力与传承性,以景德镇为代表。两者共同推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