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常见材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涵盖传统陶瓷、功能陶瓷及新型陶瓷:
一、传统陶瓷材料
粘土
陶瓷最基础的原料,常温下具韧性,可塑性强,烧制后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常见于陶器(900-1200℃烧制)和部分瓷器。
瓷土与高岭土
瓷土 :含高岭石等矿物,烧制温度更高(1200℃以上),质地致密,多用于瓷器(如餐具、装饰品)。
高岭土 :白中微带灰黄色,是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因产自江西景德镇而得名。
其他矿物原料
包括瓷石(含石英、绢云母)、长石、石英等,用于调整陶瓷的硬度、颜色和透明度。
二、功能陶瓷材料
氧化物陶瓷
以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为主,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性,应用于电子工业、耐火材料等领域。
氮化物陶瓷
包括氮化硅、氮化硼等,熔点高达3000℃以上,耐腐蚀性强,用于航空航天、光电子等高端领域。
碳化物陶瓷
如碳化硅、碳化硼,硬度极高,抗氧化性能优异,适用于高温环境(如发动机部件、切割工具)。
生物陶瓷
以氧化铝、氧化锆等为主,生物相容性好,用于医疗器械、人工关节等医疗领域。
三、新型特种陶瓷
复合陶瓷
混合氧化铝与氧化锆等材料,综合两者优点,应用于机械制造、化工设备等。
功能陶瓷
绝缘陶瓷 :用于电力设备绝缘。
压电陶瓷 :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
半导体陶瓷 :用于光电器件(如LED灯珠)。
四、其他分类维度
制品类型 :
釉面砖(表面烧釉,用于墙面/地面装饰)。 - 通体砖(未上釉,耐磨性强,多用于地面)。 - 抛光砖(通体砖表面打磨光亮,适合客厅、厨房等)。 - 贴面陶瓷(薄片状,用于墙面/地面贴饰)。 - 彩绘陶瓷(表面绘画装饰,兼具艺术性)。
烧制温度 :
陶器(900-1200℃)→瓷器(1200℃以上)→高温陶瓷(1400℃以上)。
以上分类综合了材料成分、烧制温度及功能特性,涵盖陶瓷材料的主要类型和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