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厂检测项目可分为原材料检测、产品性能检测及环保指标检测三大类,具体如下:
一、原材料检测(约30%)
化学成分分析
测定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主要氧化物含量,评估陶瓷的化学稳定性和颜色纯度。
检测微量元素(如钠、铅、铁等)及杂质含量,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物理性能测试
密度与孔隙率 :反映材料致密程度和吸水率,影响耐用性。
粒度与分布 :评估原料混合均匀性及烧制效果。
白度与光泽度 :直接影响陶瓷外观质量。
加工性能检测
可塑性 :测试坯体成型时的可塑性,确保成型工艺可行性。
干燥抗折强度 :评估原料干燥后的机械强度。
二、产品性能检测(约50%)
物理性能
尺寸与表面质量 :检测规格尺寸一致性及表面裂纹、气泡等缺陷。
吸水率与透光度 :反映材料多孔性及光学性能。
热性能 :包括热稳定性和热膨胀系数,适用于高温环境陶瓷。
力学性能
抗压/抗弯强度 :评估材料抗冲击和承载能力。
硬度与耐磨性 :通过划痕试验和耐磨深度测试衡量。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耐酸碱性能 :检测材料在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
铅镉溶出量 :确保符合环保标准,尤其对日用陶瓷要求严格。
三、环保与功能指标检测(约20%)
放射性检测 :保障材料无放射性污染,适用于建筑和日用陶瓷。
电学性能 :部分陶瓷需检测导电性、绝缘电阻等(如电子陶瓷)。
其他特殊指标
耐高温性 :针对窑炉砖等特殊场景的耐高温性能测试。
介电性能 :用于绝缘陶瓷的击穿电压和介质常数检测。
四、其他检测项目
烧失量与白度 :评估原料纯度及烧制工艺。
小色差 :检测釉面均匀性,影响美观度。
以上检测项目需结合具体陶瓷类型(如日用、建筑、工业等)和行业标准(如GB/T系列)进行选择,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与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