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好,欢迎来到有货号
回答 3 2024-06-09 22:12

整体式现浇水池工艺流程

已解决 悬赏分:40 - 解决时间 2025-08-29 08:44
整体式现浇水池工艺流程,麻烦给回复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09 22:12

一、施工方案和流程

1.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2.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中心支柱浇筑→池底防渗层施工→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池内防水层施工→池壁分块浇筑→底板分块浇筑→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

二、施工技术要点

1.模板、支架施工

采用穿墙螺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侧压力时,应选用两端能拆卸的螺栓或在拆模板时可拔出的螺栓。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止水带安装

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3.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

(1)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2)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数量;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4.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5.预应力筋封锚要求

(1)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

(2)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6.模板及支架拆除

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09 22:12

整体式现浇水池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方法建造的水池。整体式现浇水池具有结构强度高、防水性能好、耐久性优越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

以下是整体式现浇水池的工艺流程:

1. 基础开挖:根据水池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基础开挖。开挖深度和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确保基础底部平整、密实。

2. 钢筋加工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加工钢筋并安装到水池基础中。钢筋的规格、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水池的结构强度。

3. 模板支撑系统搭建:为现浇混凝土提供支撑和定型的模板支撑系统需要搭建。通常采用木模板、钢模板或塑料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搭建应确保水平和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支撑系统搭建完成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顺序和振捣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凝土产生气泡、蜂窝等缺陷。

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养护方法包括浇水养护、薄膜养护等。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以防开裂和收缩。

6. 拆模与表面处理:当混凝土达到预定的强度后,可以拆除模板支撑系统。拆模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凝土表面受损。拆模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如凿毛、磨平等,以提高防水性能和美观度。

7. 防水处理:对水池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渗漏。防水材料可选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防水处理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

8. 水池附件安装:安装水池的附件,如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排水口等。附件安装应牢固、密封,以保证水池的正常运行。

9. 验收与投入使用:完成水池建造后,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结构强度、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5-08-29 08:44

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施工准备:确定施工区域和水池设计方案,清理施工区域,布置施工材料和设备。

2. 地基处理:挖掘水池基坑,清理基坑底部杂物,进行基坑夯实处理。

3. 组装模板:根据水池形状和尺寸,按照设计要求组装现浇水池模板。

4. 配筋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安装预置筋条或将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骨架连接,并进行必要的焊接和固定。

5. 确定池底标高:在挖掘水池基坑时,设置好池底标高标志,对基坑进行合理的高程控制。

6. 环境处理:在施工前,在基坑内进行消防水池、醒目标识等工程的现场环境处理。

7. 浇筑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输送至水池模板内,然后采用均匀浇灌或人工振捣的方式进行浇筑。

8. 养护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处理,包括保持压力、湿润处理,防止混凝土裂缝和强度不足等。

9. 拆除模板: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水池模板,进行清理和维护处理。

10. 后续工作:完成水池的基础防水、防渗漏处理,进行水池壁面和底部的拱刮、碱硅玻璃涂刷等。

11. 水池验收:经过充分的养护和装饰处理后,进行水池的竣工验收,包括水池的外观质量、功能性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只是一般现浇水池施工的主要步骤,具体流程和细节还需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进行调整。

有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