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好,欢迎来到有货号
回答 2 2024-06-15 17:16

明长城的构造

已解决 悬赏分:40 - 解决时间 2025-08-29 06:24
明长城的构造求高手给解答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15 17:16

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东起鸭绿江(山海关,但有争议),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俗称“万里长城”。明朝将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委派总兵官统辖,亦称镇守,故九个防区亦称“九边”或“九镇”。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城墙是长城工程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类型,随地形平险、取材难易而异。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 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干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余里,卫城周长6~9里,千户所城周长4~5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 墙台在长城上,约间隔300米设一座,突出墙外,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建铺房,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遮避风雨,墙台外滑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侧击。 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了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15 17:16

明长城由关城、城墙、城台、烽燧等组成。关隘上所构筑的关城,是长城防线上起支撑骨干作用的守御要点,是和长城防线在某一地区的安危直接相关的;城墙的是长城的主体结构,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筑,其结构式样和断面尺寸也有所不同;城台按照结构样式和作战用途分为墙台、敌台和战台三种,它们分别构筑在城墙上或长城沿线附近的制高点上;烽燧亦称烟墩和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筑垒设施。

有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