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是提高路面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两油一布,并铺撒碎石矿料,可以提高路面的防滑、防水、耐磨等性能。本文将结合试验路段铺筑,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材料选择
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经过试验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规范规定,并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施工季节气温选择合适的标号。
粗集料应包括碎石、破碎碎石、筛选砾石、破碎砾石和符合要求的矿渣等,且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强度、耐磨耗性。
二、施工工艺
试验路介绍:全长3km,分为不同结构形式的试验段。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原材料准备、机械参数控制、原路处理等。
施工工艺:沥青洒布、集料撒布、压路机碾压等。
三、施工质量控制
原材料控制:沥青、土工布、矿料等应符合质量技术要求。
施工温度控制:保证沥青良好流动性,沥青洒布温度控制在160-170℃。
施工连续性控制:确保各工序紧密衔接,流水作业。
施工人员配备:要求机械操作熟练,具备灵活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且在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前半个月及雨季前结束。
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不得脱节。
注意不得在潮湿的矿料或基层上洒布沥青,遇雨应待矿料晾干后才能继续施工。
施工现场应设有工地试验室,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制度。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对于确保路面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温度、连续性和人员配备,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防滑、防水、耐磨等性能。在未来的道路施工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治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提高路面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