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梁工程建设中,轻骨料混凝土墙模的施工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以下是对轻骨料混凝土墙模施工准备和工艺流程的详细说明,旨在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材料制备:轻骨料混凝土墙模由轻骨料混凝土加工而成,其成分包括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玻化微珠、纸浆纤维、胶粉和水泥。
砂浆准备:砂浆用于填充墙模砌块间的空隙,并确保荷载均匀传递。
机具准备:施工所需机具包括钢锯条、切割机、砂浆搅拌机、塔机、手推车等。
材料选用: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细度模数2.0—3.0,含泥量小于1%。
墙模保护:墙模的强度等级需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避免重压和踩踏。
二、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处理:检查基础或墙顶平整度,凿除多余混凝土。
标高确定: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确定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抄平。
放线定位:根据轴线标志,弹出墙身中心轴线,并定出门窗洞口位置。
砌块排列:根据墙身长度和组砌方式,进行砌块排列,确保灰缝宽度均匀。
控制竖向尺寸:使用皮数杆控制每皮砌块的竖向尺寸,保证砌块水平。
墙角处理:先砌墙角,确保墙角双向垂直,然后挂线砌筑中间墙体。
砌块砌筑:墙模砌块砌筑是关键工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钢筋绑扎:竖向钢筋伸入基础,边砌筑边搭接,确保牢固。
管线埋设:在砌筑前加工好带有槽或洞的砌块,确保墙体强度。
钢筋验收:验收竖向钢筋搭接,确保绑扎位置准确、牢固。
浇筑混凝土:采用自流平免振捣混凝土,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
绑扎连梁、楼板钢筋:按照常规砌体工程进行。
管线、预埋件验收:检查管线和预埋件位置,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结尾段:通过上述施工准备和工艺流程的严格控制,我们可以确保轻骨料混凝土墙模的施工质量,为桥梁工程提供坚实的结构保障。同时,这也体现了现代建筑工程对材料创新和施工技术提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