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水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与使用寿命。以下将探讨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措施的关键要点和技术规范。
1. 防排水原则 隧道工程的防排水设计应遵循“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防、排、截、堵相结合的措施。特别是在水资源保护要求较高的隧道工程中,应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策略,确保洞内外形成一个有效的防排水体系。
2. 材料与技术应用 在隧道工程的防排水施工中,应积极采用经过验证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技术。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耐久性需求、施工技术水平和防水等级,以确保材料的适用性。
3. 防水等级标准 对于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正洞和设备洞,衬砌的防水等级应达到《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标准,即衬砌结构不得渗水,表面无湿渍。
4. 混凝土自防水性能 隧道工程的防水施工应注重提高混凝土的自防水性能。衬砌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P6,而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不低于P8。
5. 防水重点区域 施工缝和变形缝是隧道工程防水的重点区域。施工缝防水应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与中埋式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变形缝防水则应结合中埋式止水带和其他两种可靠的防水措施。
6. 初期支护与防水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水作用,并结合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措施,以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7. 排水处理与标准 隧道工程的排水系统施工后,排水需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方可排放,且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规定。对于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排、渗水,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 地表水调查与防渗处理 施工前,应对隧道地表及附近的井泉、池沼、水库、溪流等进行调查和观测,找出渗漏源并进行防渗处理,以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的防排水系统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通过遵循科学的原则,采用适宜的材料和技术,严格执行防水等级标准,以及针对重点区域的防水措施,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隧道防排水体系,为隧道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