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钢筋的布置应遵循以下规则:
布置位置
分布钢筋通常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并且垂直于受力钢筋。
与负筋的关系
分布钢筋主要固定负筋的位置,并帮助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
间距和直径
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在温度和收缩应力较大的区域,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设置温度收缩钢筋。
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特殊情况
在双向板中,短跨发生的钢筋就是受力筋,分布钢筋则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垂直于受力钢筋。
分布钢筋的位置在钢筋跳板上面,而受力钢筋的位置在分布筋下面,并且要与分布筋垂直。
其他注意事项
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垂直布置,如果有偏差则会出现后期的一些安全隐患。
分布钢筋的用量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用量的15%,每米也不宜少于4根,直径不宜小于6 mm。
综上所述,分布钢筋的布置应确保其垂直于受力钢筋并位于其内侧,同时满足间距和直径的要求,并在特殊情况下进行适当调整。这些规则有助于确保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