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支撑的布置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以下是关于屋面支撑布置的一些关键点和步骤:
上翼缘的有效支撑
上翼缘必须得到可靠的支撑,轻型门式刚架通常利用屋面檩条和墙梁作为上翼缘和外翼缘的支撑。
刚性系杆需要通过加劲肋与梁或柱连接,以确保平面外支撑的作用。
加劲肋的布置
刚性系杆与梁或柱的连接应通过加劲肋进行,而不是仅通过一个小连接板和腹板。
刚性系杆和支撑的位置
刚性系杆的中心应尽量靠近上翼缘,通常距离为150mm。
支撑应设置在靠近屋盖梁的上翼缘,以利用屋盖梁的刚度形成一个整体的刚度平面。
柱间支撑的布置
轻型钢结构中,由于屋盖梁的截面高度较小,通常不设置垂直支撑。
柱间支撑应避免设置在柱顶,以防出现偏心弯矩,影响结构稳定性。
屋面水平支撑的布置
水平支撑宜选用型钢支撑,首先布置在结构纵向的端开间,当结构长度较大时,还需在结构中部某跨增设。
水平支撑的设计应考虑使用PKPM门式刚架工具箱进行计算和绘制。
屋面端部横向支撑的布置
端部横向支撑应布置在房屋端部和温度区段第一或第二开间,当布置在第二开间时,应在房屋端部第一开间抗风柱顶部对应位置布置刚性系杆。
屋面横向交叉支撑的布置
屋面横向交叉支撑节点应与抗风柱相对应,并在屋面梁转折处布置节点。
纵向水平支撑的布置
当建筑物有高低跨变化或柱列有不同柱距时,应设置纵向水平支撑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调整结构抗侧刚度的分布。
其他注意事项
支撑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厂房跨度、高度、柱网布置、屋盖结构形式、吊车吨位和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等条件来决定。
无论有檩或无檩体系的屋盖结构均应设置垂直支撑,并在屋架上弦和天窗架上弦设置上弦横向支撑。
综上所述,屋面支撑的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结构形式、荷载情况、抗震设防要求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布置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的钢结构设计师或工程师,以确保支撑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