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打磨钢轨作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作业前准备
钢轨检查
全面检查钢轨表面缺陷(如焊缝高低、轨面粗糙度、作用边肥边等),记录位置、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打磨方案提供依据。
工具与设备
使用硬质合金砂轮,粒度选择需根据缺陷类型和程度调整(通常为60-80)。
确保打磨工具状态良好,砂轮安装牢固,压力控制在≤0.2MPa。
二、打磨工艺要求
打磨顺序与方法
先打磨轨头内外侧轨角,再处理作用边侧面,最后修复圆弧面。
采用仿型打磨机对圆弧面进行精确仿型,确保钢轨断面符合标准。
倒棱作业需使用专用设备,倒角45度、长度1mm,顺向进行。
作业参数
打磨速度:根据缺陷类型调整,通常为1500-3000r/min。
打磨压力:需控制在0.2MPa以下,避免表面过度磨损。
顺坡要求:打磨后沿长度方向各顺坡500mm,确保轨面平顺过渡。
三、质量控制标准
表面质量
光带宽度需达到25-30mm,前后光带顺接无明显突变。
表面粗糙度需符合设计规范,使用1m直尺和塞尺检测凸凹误差≤+0.3mm。
功能恢复
焊缝高度需通过弦线回检,轨面平顺度达标。
修复尖轨肥边时需考虑尖轨降低值,确保打磨后不超限。
四、安全与规范
作业规范
采用单向打磨方式,避免表面残留痕迹。
打磨车作业速度与功率需根据钢轨特性调整,减少周期性磨痕。
安全措施
作业前需确认钢轨锁定,设置防护装置,佩戴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隐患。
五、质量回检与记录
回检流程
使用弦线、直尺和塞尺对焊缝高度、轨面平顺度进行二次检测。
对打磨区域进行顺坡检查,坡度≥0.5‰。
记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