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复试通常涵盖以下核心内容,具体要求可能因院校和学科方向略有差异:
一、金属切削原理与加工方法(30-35%)
切削运动与切削参数
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计算与影响
切屑类型及形成机制
刀具与机床
常用刀具材料(如高速钢、硬质合金)的特性与牌号选择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结构及应用
加工工艺
钻削、车削、铣削、磨削等典型工艺方法及适用场景
特种铸造方法(如砂型铸造)的工艺流程
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20-25%)
工艺路线与工序设计
工艺路线的拟定原则与步骤
工序设计及工艺尺寸链分析
工艺规程与经济性分析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
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先进制造技术
数控加工、智能制造等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
三、机械加工质量与控制(15-20%)
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机械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的保证方法
表面粗糙度、波纹度等表面质量的控制措施
误差分析与控制
加工误差(几何误差、热误差)的成因分析
误差复映规律及工艺系统刚度对精度的影响
装配工艺
装配精度保证方法(互换法、选配法等)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与工艺规程制定
四、机械制造基础理论(10-15%)
工艺系统分析
机床、夹具、刀具组成的工艺系统分析
工艺系统刚度、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表面质量与力学性能
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的成因及改善措施
表面层力学性能(硬度、耐磨性)与加工工艺的关系
五、其他注意事项
实验技能 :部分院校可能要求考生完成特定加工任务或实验报告
综合应用能力 :需结合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建议考生以目标院校的复试大纲为准,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复习,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