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注塑机械手需结合设备吨位、产品特性、预算及使用场景综合考量,以下为关键选择建议:
一、按注塑机吨位选择
小型注塑机(50-180吨)
推荐斜臂式机械手,适合自动脱落或外观要求高的产品,可避免机械手与安全门碰撞。
中型注塑机(180-500吨)
优先选横走式机械手,具备大行程和双臂结构,可处理大尺寸或复杂形状的制品。
大型注塑机(500吨以上)
需定制双截式机械手,确保行程覆盖从开模到成品取出的全范围。
二、根据产品特性选择
形状与尺寸
短轴类制品选斜臂式,长轴类制品需定制长行程横走机械手。
模具结构复杂时,建议选双臂机械手以提高兼容性。
物料特性
高硬度或易碎制品需强化机械手材质(如铝合金),并增加防护装置。
三、核心性能指标
行程匹配
X轴(开模行程)需覆盖模具厚度+安全门高度;
Y轴(上下行程)需保证取件后手臂横出时不触碰安全门;
Z轴(横出行程)需根据安全门距离定制。
载荷能力
有效载荷=部件重量+臂端负载,需满足制品重量+脱模剂喷洒装置的需求。
精度要求
高精度产品(如电子配件)需选择伺服驱动机械手,定位精度可达±0.05mm。
四、其他关键因素
驱动方式
小型设备可选单轴伺服,中型以上推荐三轴或五轴伺服机械手。
品牌与售后
日本品牌(如安川、KUKA)性能稳定但价格高;
国产品牌(如顺威、拓普)性价比高且维护便捷。
预算控制
根据投资预算选择,大型企业可优先考虑进口品牌,中小企业建议综合评估国产方案。
五、典型场景参考
汽车零部件 :选高精度三轴伺服机械手,搭配定制手臂;
日用品 :推荐经济型中国品牌,满足基本需求;
高端医疗设备 :需定制化斜臂式机械手,确保无菌操作。
建议优先咨询专业厂商(如雅漫林、扬笙福)获取定制化方案,同时结合自身生产规模和长期成本进行综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