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修复后的大理石质量可通过以下综合方法进行评估:
一、外观检查
纹理与颜色均匀性
修复后的大理石表面应保持天然纹理清晰,颜色过渡自然,无明显的色差或斑点。若发现模糊、失真或块状色差,可能提示蜡修补或施工不当。
接缝与边缘处理
接缝均匀性 :接缝处应平整,高低差不超过0.5mm,边缘应顺直。
角部处理 :角部应无缺楞、掉角现象,与中央结晶层保持一致的光亮度。
表面清洁度
面部应无灰尘、污渍及划痕,结晶处理后应无残留。
二、触感与物理性能检测
表面光滑度
修复区域应感觉细腻,但避免过度滑腻。蜡修补可能导致表面过于光滑,影响防滑性。
空鼓与结合牢固性
通过敲击测试空鼓情况,声音清脆表示存在空鼓,需返工修复。同时检查石材与基层结合是否牢固。
硬度与抗划伤性
修复后石材硬度应达85-95度光泽度(接近新石材),且表面耐磨,不易被划伤。
三、光泽度与结晶效果
光泽度标准
优等花岗岩需≥80度,大理石≥75度。结晶处理后光泽度应均匀,无局部暗淡区域。
结晶工艺
结晶层应致密均匀,无浮灰或未结晶的颗粒感,表面应清洁无污迹。
四、其他注意事项
气味检测 :新石材或结晶处理后可能散发轻微气味,属正常现象。
规范验收 :参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9-2010,对空鼓率、平整度等指标进行量化检测。
通过以上综合检测,可有效判断大理石修复质量,确保符合美观与耐用的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