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大理石颗粒的材质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并通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一、基础材料
粗骨材料
包括天然大理石碎片、花岗岩碎片、工业废渣等,作为人造大理石的骨架结构,提供耐磨性和装饰纹理。
粘合剂
不饱和聚酯树脂 :是主流粘合剂,具有耐腐蚀性和可塑性,能与粗骨材料良好粘结。
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部分配方会使用环氧树脂(如100kg)或酚醛树脂(如20kg)作为粘合剂,增强耐化学腐蚀性。
颜料与添加剂
色彩颗粒 :用于赋予大理石颜色,常见色彩包括白色、灰色、红色等。
促进剂 :如环烷酸钴溶液(0.1%-0.3%),加速固化过程。
脱模剂 :如聚乙烯醇水溶液或酒精,防止颗粒粘连模具。
二、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粗骨材料经粉碎(20-60目)和研磨后,与颜料、促进剂等添加剂混合。
混合与固化
混合均匀后,通过真空搅拌机进行抽真空处理(真空度60-70cmHg),防止气泡形成。
添加固化剂(如过氧甲化酮或乙二胺)和促进剂,搅拌至形成团块状。
成型与后处理
将混合料倒入模具中,2小时固化后脱模。
脱模后进行修边、磨光、抛光等工序,达到天然大理石的质感。
三、其他关键点
环保性 :部分配方采用废旧玻璃、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作为填料,降低资源消耗。
性能优化 :通过调整粘合剂比例(如环氧树脂替代不饱和聚酯)和添加剂含量,可控制硬度、耐酸碱性能等。
种类差异 :
水泥型 :以水泥为粘合剂,成本较低,但硬度较低;
聚酯型 :以不饱和聚酯为粘合剂,硬度更高,耐腐蚀性强。
通过上述工艺,人造大理石颗粒可模拟天然大理石的纹理和色泽,同时具备环保、成本低、可定制性强等特点,是建筑装饰领域的常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