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石材接缝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大凹槽假缝 :
在石材上制造等距的凹槽缝隙,增加空间层次感和丰富度。
缝隙间距一般控制在100-200mm之间,具体视立面情况调整。
离缝 :
通过制造缝隙来应对户外环境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防止石材开裂或相互挤压崩裂。
离缝工艺能增加石材的耐久性。
凹槽缝 :
在石材上开缝或开小槽,嵌入金属条作为装饰。
常见的留缝距离为10mm-15mm-30mm-50mm。
表面拉槽 :
在石材表面制造小凹槽,可以是自然式或直线形,结合斧凿工艺,增加现代质朴美感。
可作为空间内部装饰或流水板使用。
卡缝镶嵌 :
在石材上开缝或开小槽,将金属条嵌入缝隙中。
金属条会突出于石材表面,对施工工艺要求高,需确保横平竖直。
离缝凹缝内嵌 :
在石材之间制造离缝,并在离缝中镶嵌金属条。
这种方式减少了人工开槽成本,但对现场平整度要求高。
凹槽镶嵌 :
在石材加工时预留凹槽尺寸,将金属条整条嵌入。
现场操作方便便捷。
打胶处理 :
清理缝隙内的杂物和灰尘,使用密封胶进行填充。
常见的密封胶包括DC硅酮密封胶,要求分段一次完成,确保无气泡和不断胶。
填缝材料 :
使用专业的填缝材料如云石胶、泡沫塑料条等对缝隙进行填充。
填缝后需进行打磨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防水处理 :
在接缝处使用密封硅胶嵌缝,并嵌入柔性条状泡沫聚乙烯材料作为衬底。
以控制接缝的密封深度和加强密封胶的粘结力。
根据具体需求和现场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和耐久性。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