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板材合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竹 :选择合适的竹龄,通常选用5-6年的楠竹,因为此时的竹子纤维结构较为致密,强度和稳定性较好。
处理竹子
将竹子放入设备中,进行真空作业和加压处理,以去除内部水分和杂质,提高竹子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对竹条进行软化处理,如高温快速加热、化学试剂润张或叠捆微波加热等方法,使其易于弯曲成型。
胶合
将软化后的竹条弦面层叠,再用细铁丝捆扎成捆。
在竹条表面均匀涂胶,常用的胶合剂有水溶性酚醛树脂胶,涂胶量根据板材厚度和材质进行调整。
成型
将涂胶后的竹条进行组坯,形成竹板柸,可以采用手工组坯或机械组坯的方式。
将竹板柸放入热压机中,施加一定压力和温度(通常为110-150℃,压力10~30kg/cm²,时间5~30分钟),进行热压成型。
接长与表面处理
对于较长的板材,需要进行接长处理,如端头铣斜面、斜面涂胶与搭接,热压接长等工序。
对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如涂漆、喷涂等,以增加美观和耐用性。
烘干
将成型后的竹板材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水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翘曲或变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竹子加工成高质量的板材,广泛应用于家具、地板、车厢底板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