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是中国古代地名,主要指今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现属青岛市。其含义可归纳如下:
基本定义
琅琊是古代对今山东东南沿海地区的称呼,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最初指琅琊山,后衍生出琅琊台、琅琊邑等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 :姜太公封齐时,琅琊山为“八神”之一,设有四时主祠。 - 春秋战国 :齐国置琅琊邑(今青岛),越王勾践曾迁都至此。 - 秦汉时期 :设琅琊郡(今山东诸城、临沂一带),郡治东迁后形成琅琊国,后演变为临沂市。
文化影响
琅琊是琅琊三大家族(诸葛、王、颜氏)的发源地,且与《琅琊榜》等文化作品关联,成为历史符号。
名称构成
“琅”指美玉的清脆声音,“琊”指一种美玉,合称时强调玉石之美,后演变为地理名称。
总结 :琅琊既是自然地理概念,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其名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