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含水量通常通过实验室测定或现场采样后使用烘干法计算得出。
煤炭的含水量是指煤炭中水分的含量,它是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煤炭的燃烧性能、运输成本以及储存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计算煤炭含水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烘干法:这是最常用的实验室测定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从煤炭样品中取一定量的煤炭(例如100克)。
将样品放入温度为105℃的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
记录烘干前后的煤炭重量。
含水量计算公式为:含水量(%)=(烘干前重量 - 烘干后重量)/ 烘干前重量 × 100%。
2. 热重分析法(TGA):通过测量煤炭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含水量。这种方法快速,但设备成本较高。
3. 红外水分测定仪: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来测定煤炭中的水分含量,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计算煤炭含水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煤炭样品的代表性:取样的煤炭应具有代表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烘干温度:不同类型的煤炭可能需要不同的烘干温度,一般建议为105℃。
烘干时间:确保煤炭完全烘干,但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样品的分解。
1. 煤炭水分对燃烧的影响:煤炭中的水分在燃烧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燃烧温度降低,影响燃烧效率,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2. 煤炭含水量与煤炭质量的关系:高含水量煤炭的发热量低,运输成本高,储存稳定性差,因此含水量是煤炭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煤炭水分测定的国家标准:《煤炭水分测定方法》(GB/T 212--2008)规定了煤炭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