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校准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操作需根据温度计类型和精度要求选择:
操作步骤
将温度计探头完全浸入混合冰水的容器中,待示数稳定后读取0°C;
再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待示数稳定后读取100°C。
适用于水银体温计、玻璃温度计等常规温度计。
注意事项
需使用清洁容器,确保冰水混合物自然溶解且无杂质;
电子温度计需通过程序自检校正(如设置温度后按CAL键)。
操作步骤
使用恒温炉(如F200型号)或恒温槽,将温度计与标准电阻串联;
在恒定电流下测量电压值,通过计算电阻确定温度误差。
适用于实验室、工业测量等高精度场景。
注意事项
需确保环境温度稳定(如20±5℃);
电子温度计需定期进行自检程序校正。
操作步骤
将待校准温度计与已知准确温度计同时置于恒温槽中;
等待温度稳定后对比读数,计算误差并调整。
适用于多种类型温度计,但精度低于前两种方法。
注意事项
校准周期需定期进行(如数显/玻璃温度计6个月,双金属温度计1年);
电子温度计需检查探头是否损伤或氧化。
电子温度计 :部分型号支持内置自检程序,可通过设置温度后按CAL键自动校准;
特殊场景 :若需高精度测量(如三相点校准),需使用国际标准固定点设备(如水的三相点0.01°C)。
校准时需确保环境稳定,避免干扰因素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