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被称为“公分”主要源于我国对公制单位的习惯性叫法,其历史沿革可归纳如下:
历史沿革
厘米(centimetre)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0.01米。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推行公制计量单位后,沿用传统习惯将厘米称为“公分”,这一叫法在建筑、加工等行业中沿用至今。
单位命名规则
公制单位引入中国时,为保留与市制单位的对应关系,采用“公”字前缀(如公尺、公寸),后结合中文习惯简化为“公分”和“厘米”。例如,1米=10分米=100厘米,对应旧称“公尺”“公寸”“公分”。
使用习惯与传承
“公分”因发音简洁、易区分,在产业工人和日常交流中更受欢迎。改革开放后,虽国际标准统一采用“厘米”,但“公分”作为俗称仍广泛使用。
国际单位制与中文名称差异
需注意,厘米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符号cm),而“公分”仅为中文习惯叫法,并非国际标准名称。国际单位制中无“公分”这一术语。
综上,“公分”是我国对厘米的本土化称呼,源于公制单位引入时的命名规则,并因实用性和语言习惯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