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一种以红色砂砾岩为特征的地貌类型,具有陡崖坡、红层发育等显著特点。以下是具体解析:
核心定义
丹霞地貌以陆相红色砂砾岩为主,经地壳运动、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形成,以陡崖坡为典型特征,表现为“顶平、身陡、麓缓”的形态。
形成机制
内力作用 :地壳抬升使红色沉积物暴露,形成基岩。 - 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共同塑造陡崖、峰林、峡谷等地貌。
典型特征
赤壁丹崖 :广泛分布的红色山体与陡峭崖壁。 - 地貌类型 :包括石峰、石柱、峡谷、溶洞等,形成堡状、墙状、柱状等组合。
分布范围
我国境内已发现1005处丹霞地貌,分布于28个省(含港澳台),并延伸至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寒区。
科学价值与保护
丹霞地貌是重要的地质遗迹,保护其有助于维护约400种亚热带物种的栖息地,被誉为“地球上最后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