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光污染需从源头管理、技术应用和个人防护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完善法律法规
明确光污染判定标准、管理部门职责及处罚措施,将防范光污染纳入城市规划体系,规范广告招牌、照明设备等设置。
优化城市规划
合理布局光源,控制工业照明强度,禁止向天空、人群投射探照灯等强光源,限制高反射材料使用。
推广绿色照明
采用节能灯具(如LED),降低装饰照明光照值,避免使用高功率光源和激光装置。
科学照明设计
室内选择冷色调(白光)或暖色调(黄光)光源,避免五颜六色旋转彩灯。
使用遮光罩、百叶窗调节光线,墙面采用亚光砖减少反射。
防护措施
长期暴露于强光环境者需佩戴反射型/吸收型防护眼镜,定期检查眼部健康。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光污染危害,倡导随手关灯、减少夜间照明滥用。
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减少光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