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砂选用原则应根据混凝土工程性质、施工条件和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1.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混凝土用砂应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和适当的粗细程度。砂的粗细程度是指砂粒的平均直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砂的细度模数在3.7-3.1之间,中砂的细度模数在3.0-2.3之间,细砂的细度模数在2.2-1.6之间。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良好的颗粒级配可以使混凝土的空隙率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砂的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规定值,否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砂中不应含有害物质,如云母、有机物、硫化物、氯化物等,否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砂的碱活性:对于含有活性硅酸盐矿物的砂,应进行碱活性试验,以防止碱-硅酸反应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1.砂的来源:砂的来源会影响其颗粒形状和表面特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例如,河砂通常具有较好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特性,而山砂的颗粒形状较差,表面粗糙,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2.砂的吸水率:砂的吸水率会影响混凝土的水胶比和工作性。砂的吸水率越大,混凝土的水胶比需要越大,工作性也越差。
3.砂的酸碱度:砂的酸碱度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果砂的酸碱度过高,可能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腐蚀。
综上所述,混凝土用砂选用原则应根据混凝土工程性质、施工条件和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