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到产品或服务。
作业成本法主要通过识别和测量企业的各项作业,然后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再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以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和定义企业的各项作业。
2.估计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即导致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3.建立作业成本库,将各项作业的成本汇总。
4.根据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1.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提供更详细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改进管理和决策。但是,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源,而且可能会增加会计系统的复杂性。
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在制造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改进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在服务业中,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更注重成本的动因,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关系。因此,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提供更详细的成本信息,从而支持企业的决策制定和管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