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用于获取财务收益的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
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主要特点是其价值的变动与市场行情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企业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而不是为了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投资性金融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如债券;另一类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基金。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是指企业计划持有至到期,并且可以合理预期能够收到本金和利息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不准备持有至到期,或者不能合理预期能够收到本金和利息的金融资产。
1.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根据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和特征,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对于持有至到期的投资,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和确认利息收入;对于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投资性金融资产的风险:投资性金融资产的风险主要来自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企业的投资决策。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导致投资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而企业的投资决策则会影响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投资性金融资产的风险。
3.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投资策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例如,企业可以选择稳健的投资策略,选择风险较低的金融资产;也可以选择积极的投资策略,选择风险较高的金融资产,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总的来说,投资性金融资产是企业获取财务收益的重要工具,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并建立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投资性金融资产的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