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以下是关键要点:
满足性能要求
强度 :需达到设计等级(如C80);
和易性 :坍落度需120~160mm,流动性良好;
耐久性 :通过低水胶比(如HPC≤0.4)减少孔隙率。
经济性与材料优化
采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替代部分水泥,降低用量(HPC中掺量可达20%~50%);
选择低水化热水泥(如P·O 42.5)以减少收缩开裂风险。
水胶比
普通混凝土:0.4~0.6
HPC:≤0.4(甚至0.20~0.35)
SCC:0.30~0.45(需高效减水剂调整流动性)。
胶凝材料
以水泥为主,搭配粉煤灰、硅灰等矿物掺合料,改善工作性和耐久性。
骨料
粗骨料:≤20mm(SCC建议≤16mm);
细骨料:中砂(2.3~3.0模数),含泥量>1%。
单位质量比 :C:S:G(如1:2.3:4.2);
水灰比 :W/C(如0.52);
配合比设计 :根据坍落度、减水率等指标调整材料用量(如C80设计中通过试验优化水胶比和砂率)。
需通过试验验证不同参数组合对强度、耐久性的影响;
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可提升流动性并降低用水量。
总结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综合考虑性能、经济性和材料特性,通过优化水胶比、骨料选择及外加剂使用实现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