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是一种对个体在特定岗位上表现出的、与绩效高度相关的个体特征进行描述和衡量的方法。它包括了六个维度: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个性特征和动机。
1.知识:这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它包括了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管理知识等。
2.技能:技能是指个体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它可以分为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基础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计算等,专业技能则与特定岗位有关。
3.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这些角色相关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对自己的能力、价值观、态度等方面的认知。
5.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行为和心理过程中的稳定特征,如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外向性等。
6.动机:动机是指驱动个体行为的目标和愿望。它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于个体内心的需要,如对成就的追求、对创新的渴望等;外在动机则来自于外部的刺激,如奖励、惩罚等。
1."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3期。
2."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6期。
3."胜任力模型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管理评论》,2018年,第4期。
胜任力模型的六个维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衡量个体在特定岗位上表现的全面视角。通过构建和应用胜任力模型,企业可以更有效地选拔、培养和激励员工,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