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
“不义而富且贵”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和地位的人。这里的“不义”指的是不符合道德和正义的行为,而“富且贵”则是指财富和地位。成语传达了一种对这种行为的轻蔑和批判的态度。
在日常用法中,“不义而富且贵”常用于批评那些通过贪污、欺诈、剥削等非法或不道德手段获取财富和权力的人。它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财富和地位应当建立在正义和正当的手段之上。
例如,在讨论腐败问题时,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不义而富且贵的人,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积累了巨额财富,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1. 成语“不义而富且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和正义的重视,以及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和地位的人的不齿。
2.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反对任何形式的腐败和不正当竞争。
3.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可以作为人物评价的一个标准,用来塑造那些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反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