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李白长安遇挫后所作,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对统治者的失望。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首诗以兰、桂自比,表达了诗人的人格理想。首二句以春兰秋桂之美,比喻人的品格之美;三、四句写兰桂逢佳节而生,暗喻诗人才华出众,只待时机;五、六句写诗人对知音的向往;最后两句表明诗人的高尚情操,暗示自己不求显达,只愿保持本心。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2.《感遇十二首》是李白的一组五言古诗,共十二首,作于不同时期。这组诗主要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形象生动,寓意深远。诗人以兰、桂自比,表达了自己不求显达,只愿保持本心的高尚情操。
《感遇十二首·其一》是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以兰、桂自比,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以及对统治者的失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理想和不求显达,只愿保持本心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