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劳动产品还不够丰富,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决定了每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只能是平等的劳动者身份,只能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意义主要包括:
1.按劳分配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是劳动者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按劳分配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要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进行分配。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3.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程度,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完善程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要求,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不断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他的分配方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