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测绘是指对国家或地区进行系统性、基础性的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测绘活动。
基础测绘是国家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获取并维护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貌单元、地物分布、行政区划、重要设施等。基础测绘的意义在于:
1. 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基础测绘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是各类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2. 保障国家安全:通过基础测绘,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地理空间状况,为国防建设和军事需求提供信息保障。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测绘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领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4. 推动科技进步:基础测绘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5.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基础测绘信息的应用,如地图服务、导航定位等,直接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和出行。
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
地形测绘:通过地面测量、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地形数据,编制地形图、等高线图等。
土地测绘: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规划等,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城市测绘:对城市建成区、规划区进行测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基础设施测绘: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进行测绘,为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
1. 基础测绘的技术手段包括地面测量、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 基础测绘成果主要包括地形图、地图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
3. 基础测绘的发展趋势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测绘数据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