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种植需注意时间、土壤、繁殖方式及后期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分株繁殖 :每年 3-4月 (早春)进行,此时温度和湿度适宜,成活率高。
播种繁殖 :南方 2-3月 ,北方 3-4月 ,需覆盖薄土并保持湿润,出苗后定苗。
土壤要求 :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pH 6.0-7.5),可施用有机肥(如农家肥、腐熟饼肥)或复合肥。
选址原则 :阳光充足、通风良好,避免连作和工业污染。
分株繁殖
选择健壮植株,挖取根茎分割成小株,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覆土后保持湿润。
播种繁殖
播种前浸种24小时,行距40-50厘米,覆土不厚,出苗后定苗并追肥。
浇水与排水 :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成株后避免积水,梅雨季节及时排涝。
施肥 :
幼苗期追施氮肥(如尿素);
生长期施有机肥或复合肥(如农家肥);
开花前增施磷钾肥。
除草与病虫害 :定期除草,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采收时间 :夏季植株长到30厘米以上时采收,割取带叶茎枝晒干后扎捆。
储存方法 :防潮防霉,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
注意事项 :
避免室内种植,盆栽需通风透气;
追肥仅限第一年播种的植株,后续禁用化肥以保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