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以下是具体解析:
基本定义
霜降(First Frost)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交节,持续约15天。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全国平均昼夜温差达一年之最。
气候特征
气温变化 :冷空气南下频繁,天气渐寒,但尚未进入严寒冬季。 - 霜冻现象 :昼夜温差大时,地面或物体表面水汽直接凝华成霜,但并非所有地区都会出现降霜。
自然与农事
物候表现 :树叶枯黄掉落,豺狼开始祭兽,农作物进入收获期(如柿子、棉花)。 - 农谚反映 :民间有“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等说法,强调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文化内涵
霜降常被赋予诗意,如“霜降柿子红”“月落乌啼霜满天”等诗句,既描绘自然景观,也寄托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总结 :霜降是反映气温变化和农事活动的节气,兼具自然规律与人文意境,标志着秋冬交替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