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以规模宏大、建筑严谨著称,现存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信息如下:
尺寸与结构
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部分资料为750米),总面积约72万平方米,为世界最大保存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由外朝(前朝)和内廷(后寝)两部分构成,外朝以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为核心,内廷以乾清宫、坤宁宫等后三宫为主。
防御体系
围绕宫城有高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上开有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座城门,四角设角楼(含72个脊、3层屋檐)。
中轴线对称
整体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建筑群呈“前朝-内廷-御花园”布局,体现严格的对称美学。
主要殿堂采用黄色琉璃瓦顶,象征皇权,皇子居住区多用绿色琉璃瓦。
标志性建筑
太和殿 :明清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重檐庑殿顶,金漆雕龙宝座,装饰奢华。
角楼 :城墙四角的精巧建筑,以“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著称,工艺精湛。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宫殿内的彩画、雕刻、琉璃瓦等工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
现存宫殿9000余间,仍保留部分明清建筑,同时融入现代保护与展示功能。
每年吸引大量游客,通过全景图、虚拟导览等现代技术展现其壮丽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