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湖能称作湖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自然形成与地质特征
本溪湖是石灰岩溶洞内的天然湖泊,面积约15平方米,具有湖泊的基本特征:有水源(地下水)、有生态(鱼类、水草)且水体清澈。其地质构造复杂,属于自然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水流量与生态完整性
尽管面积极小,但昼夜水流量可达2万吨,满足湖泊的动态特征。湖内生态系统完整,具备湖泊应有的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
命名依据与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原名“杯犀湖”,因谐音难记且雅致难辨,于1734年改为“本溪湖”。
文化意义 :湖名与本溪市得名直接相关,清代雍正年间即以“本溪湖”为称,后因洞口刻字“辽东本溪湖”进一步传播。
权威认定与地理属性
本溪湖被多个权威来源确认为“世界上最小的湖”,其小面积与高水流量并存的特点,符合湖泊的地理学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