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是柬埔寨吴哥王朝时期的重要宗教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地理位置与地位
位于柬埔寨暹粒市,是吴哥古迹的核心组成部分,梵语意为“寺之都”,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为柬埔寨国家象征(国旗图案)。
历史背景与建造
由12世纪国王苏耶跋摩二世主持建造,耗时约35年,原始名为“毗湿奴的神殿”(Vrah Vishnulok),中国古籍称“桑香佛舍”,是高棉文明建筑成就的巅峰。
建筑特色与规模
以宏大规模和精细浮雕闻名,是现存最完好的宗教建筑。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包含护城河、绿洲和寺庙围墙,可俯瞰整个遗址。
文化意义与旅游价值
不仅是宗教信仰中心,还承载着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多重价值。每日吸引大量游客,建议游览2-3小时,清晨日出或傍晚倒影为最佳拍摄时段。
名称解析
中文名“吴哥窟”源于梵语音译,并非指实际洞穴,而是对“首都寺庙”的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