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武汉的名称可归纳如下:
核心别称:江城
自隋唐时期起,武汉因长江与汉江交汇的地理特征,被称为“江城”。这一称谓源于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并沿用至明清。
早期行政区划名称
夏汭、鄂渚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武汉地区曾用“夏汭”“鄂渚”等名称,反映早期文明遗址。
武昌、汉阳 :隋朝设置江夏县(治所武昌)和汉阳县(治所汉阳),唐代升格为鄂州、沔州,形成双城格局。
历史沿革
隋唐时期 :武汉成为长江沿岸商业重镇,江夏、汉阳分治。
元明清时期 :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合称“鄂汉双城”,并延续“江城”别称。
总结 :武汉古称“江城”始于隋唐,早期有“夏汭”“鄂渚”等名称,行政区划历经武昌、汉阳分治到鄂汉双城合并,形成独特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