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的核算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主要涉及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
生物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动物、植物等生物资源,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在核算生物资产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初始计量:生物资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合理支出。
2. 后续计量:
有形生物资产:对于有形生物资产,如经济林、薪炭林等,应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即按照成本减去累计折旧进行计量。对于产畜和役畜,如果是为了出售而持有的,应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
消耗性生物资产:如牲畜、家禽等,通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
生产性生物资产:如经济林、薪炭林等,应采用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
3. 减值测试:企业应当定期对生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则应计提减值准备。
4. 处置:生物资产处置时,应按照处置收入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处置损益。
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详细规定了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生物资产的分类、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减值、处置等。
2.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生物资产核算的具体操作规程。
3. 生物资产核算过程中,应注意与税务处理的一致性,以避免产生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