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的含义需结合历史时期理解,具体分为以下两点:
行政制度含义
直隶指直接隶属于中央或京师的地区,最早见于宋朝,当时以州领县,直属京师者称为“直隶”。明清时期,直隶作为行政区划,代表京师周边的府、州、县等,如明代北直隶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山东部分地区。
旧省名含义
直隶是清朝时期的一个省份,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分设南直隶(江南省)和北直隶(直隶省),清朝沿用此制,1928年改为河北省。
总结 :直隶既指封建时代京师直属区域,也特指现代河北省,具体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