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的草名为 藜蒿 ,是当地特色野生植物,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和文化意义。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学名与别名
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水蒿、青艾等,是鄱阳湖主产区特有的野生水草。
生长环境与季节性
藜蒿生长于鄱阳湖等大型湿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历二月为最佳食用期,三月后茎叶枯萎,仅作柴烧。
食用价值与营养
嫩茎 :可凉拌、炒食,口感清香脆嫩,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 - 根茎 :可腌制保存,具有清热、利湿等功效。 - 亩产 :人工栽培年产量可达4000-5000kg,效益较高。
文化意义
藜蒿被称为“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是江西传统美食藜蒿炒腊肉的重要食材,承载着地方饮食文化。
栽培与繁殖
现可通过种子、地下茎、扦插、压条等方法人工栽培,但野生资源仍以自然生长为主。
总结 :鄱阳湖的代表性植物为藜蒿,兼具生态价值与食用价值,是江西饮食文化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