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钓不到鱼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钓法:
溶氧不足
夜晚水草等植物停止光合作用,耗氧量增加,导致鱼类缺氧。尤其水草密集区域更明显,需选择水底干净、溶氧高的区域(如微流水处),或使用增氧设备。
水温过低或温差大
夏季夜晚水温骤降,鱼类活动减少;春秋季节温差大时,敏感鱼类(如鲫鱼、鲤鱼)会因寒冷停口。建议根据季节调整钓深,白天深水区鱼类活跃,夜晚可移至浅水区。
灯光或环境干扰
强光或频繁移动的灯光会惊吓鱼类,导致其逃离。需使用弱光设备,并避免在水草边缘或下降水流处作钓。
鱼群转移或窝料残留
夜间鱼群可能因觅食或避险转移,白天残留的窝料可能已饱腹。需提前打窝并更换钓点,或使用长竿(如6.3米)扩大搜索范围。
补充建议 :
夏季夜钓可添加腥味饵料(如红虫、蚯蚓)提高诱鱼效果;
观察浮漂状态,若长时间无动静需及时收竿,避免空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