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水灭火的主要原因涉及化学反应、物理特性及安全风险,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金属与水反应
钠、镁等活泼金属遇水会剧烈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如氢气),甚至引发爆炸。例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并放热,导致火势加剧。
油类火灾
汽油、煤油等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用水扑救时油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同时水被高温油溅射扩散火势。正确方法是用泡沫、干粉灭火器或锅盖隔绝空气。
电器火灾
未切断电源时用水灭火可能导致触电或短路,引发二次事故。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干沙土,并保持至少2米距离操作。
特殊化学物质
钾、钠、电石、过氧化钠等遇水会剧烈反应(如电石与水生成乙炔气体),硫酸、盐酸等强酸遇水可能产生有毒气体或加剧腐蚀。这类火灾需使用专用灭火剂。
高温物质(如熔融金属)
铁、钢等熔融金属温度超1500℃,水接触后会迅速汽化并爆炸,同时水蒸气分解产生的氢氧气体可能引发化学爆炸。
总结 :用水灭火需根据火灾类型判断,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更大危险。常见火灾(如油锅、电器)应优先选择专用灭火器或隔绝空气的方法。